跳到主要內容

愛與溫柔才能鑄造真正的「鋼鐵心」——《苦盡柑來遇見你》


🌅 濟州島上的人生史詩

  如果要挑選一部「人生韓劇」,過去的我會回答《我的大叔》;如今,同樣由金元錫導演的作品《苦盡柑來遇見你》 更勝一籌,展現更加溫潤、深厚的底蘊。此劇編劇林恦賰作家曾創作出《三流之路》、《山茶花開時》,可見其選材的角度不落俗套,小人物的生活面貌都是其筆下最動人、最精彩的刻畫。金元錫導演與林恦賰編劇的合作,自是把這種溫厚的眼光,投射至故事的方方面面,讓我們在欣賞戲劇的過程中,從苦澀味嚐到甘美、從不平中生出理解、從遺憾裡學會感謝,我們彷彿跟著劇中的主角一起,度過悲欣交集的一生。
  《苦盡柑來遇見你》韓文原片名「폭싹 속았수다」,在濟州島方言的原意是「辛苦了」或「您辛苦了」的意思,而「苦盡柑來」除了化用濟州島的特產橘子,更多的是對戲中人物人生重量的概括與預示,所幸「遇見你」,一切的甘美也隨之而來。
  劇集圍繞濟州島上,女主角吳愛純(IU/文素利飾)與男主角梁寬植(朴寶劍/朴海俊飾)彼此相伴相守的故事。吳愛純自幼失怙,孤苦無依的在吳家看著叔叔的臉色過日子,一家六口卻總是只買五條黃魚,在在顯現了愛純的「不存在」。小愛純時常自己翻山越嶺跑向母親全光禮(廉惠蘭飾),然母親自己也生活艱難,被冠上剋夫標籤只能再嫁無能的廉秉哲(吳正世飾),生了弟弟妹妹,靠著高危的海女(傳統女性潛水員)一職養活全家,希望愛純跟著叔叔一家至少能繼續上學,「家」的形象於愛純自是抽象、遙不可及的海上明月。

💑 一生一世的純情之戀

  在島上,所有的故事都伴著大海發生,大海是豐饒的,但大海也是無情的,大海滋養著島上的漁民與海女,卻也摧折他們的生命。疲憊不堪的海女光禮就在生活的勞苦和肺病的磋磨下,僅僅29歲就撒手人寰。吳愛純成了真正的孤女,雖然世上還有血脈相連,但在重男輕女的吳家,愛純實是舉目無親。幸好,這個世界有梁寬植,這個從小就流著鼻涕跟在愛純身邊的男孩,當小愛純許願要當女總統時,小寬植的願望是要當第一先生,所有的海女姨母都笑了,但寬植從來不是說笑,他無比認真的對待這個心願。
  於此,整部戲的基調已定,儘管故事延展有許多細節和支線可以獨立探討,但全劇最動人凝鍊的情感鋪排有二:第一是貫串愛純一生的母女親情,從光禮、愛純、到愛純的女兒梁金明(IU飾)代代相傳;再來就是梁寬植與吳愛純刻骨銘心的愛情,牛郎與織女在海島上為彼此拚搏,相知相守的一生。
  整部作品敘事節奏張弛有度,十六集的長度,對應春夏秋冬人生四季,劇組特別設計在串流平台一週釋出四集內容,讓人「追」劇之餘,能有時間沉澱消化,畢竟人生的漫漫長路,往往餘波盪漾。觀劇過程必備面紙,幾乎每一集都會流淚,那些說不出口的愛,真真切切地化為生活中的一日三餐、公車站牌前的等待或是滿抽屜的小花髮夾。
  這部戲的觀眾一定會深深地愛上梁寬植,世界上可能有這種好男人嗎?嘴硬的愛純和嘴拙的寬植,就這樣碰撞出不同的命運。文學少女愛純有三個夢想:上大學、去本島、當詩人,老實的寬植說:「我沒有辦法三個全做到,但是我會幫你實踐一個。」氣惱的愛純捶打著寬植,就不能說全都給我嗎?說會把星星、月亮都摘給我。寬植不語,緊緊將愛純攬入懷裡,這是寬植笨拙的真心。然而寬植的愛從來就不是一廂情願,愛純雖然總是嘴硬拒絕寬植,但從不許人欺負他,面對他人的惡言與暴力,愛純總是勇敢地站出來守護。最動人的一幕,愛純終於正視自己的心意,一路狂奔呼喚寬植,直到港口的盡頭,戀人的心電感應,寬植聽見了從心底發出的呼喚,一躍而下,水中蛟龍「泳」往直前,牛郎與織女搭起了自己的鵲橋。

👩‍👧‍👧 母女情深的三代傳承

  為什麼他們能夠如此勇敢?我想是因為他們都擁有來自媽媽的愛。

  寬植是家中的獨子,自是母親與奶奶的希望;而愛純雖然孤苦,卻有母親光禮全心的愛護。光禮每日在海裡閉氣下潛,為了更多的漁獲,永遠都最晚上岸。她能力所及的範圍,絕不虧待孩子,替愛純嬸嬸耕完一整片田,希望對方能多多看顧愛純,並借來珍珠項鍊、穿上最好的套裝,買貴重的禮物拜託老師,希望愛純能受到公平的待遇;臨終前甚至祕密與愛純奶奶協議,未來在愛純艱難的時候能助她一臂之力。母親光禮的守護,讓愛純有了自己的夢想,讓愛純有勇氣在陸地上狂奔,奔向自己的愛,奔向自己想要的人生。而這一份愛將永遠向下傳承,一生腳踏實地的愛純,也全心澆灌兒女成長,不分晴雨在路邊擺攤叫賣,一天一天的汗水,讓女兒金明的夢想有了翅膀,飛向更浩瀚的知識;更讓金明有底氣,正視自己的珍貴,選擇配得上自己的幸福。這一路從大海、陸地、到天空的生命格局,正是因為母親們不求回報的守護和付出得以開展,我們的成長來自她們的青春,終究是還不了的。

🛠️ 鋼鐵心:柔情鑄成的力量

  劇中常常提到「鋼鐵心」,多是講述寬植如何守護愛純,從年少時期幫忙種高麗菜,結婚之後和愛純同桌吃飯(當時的規矩是男性和長輩一桌,女性和孩子一桌,菜色自是高低有別),還鼓勵愛純當翻桌子的人,自己會當他的後盾,甚至年邁上醫院,寬植也見不得工作人員對愛純的疾言厲色,出聲維護。寬植向來說到做到,傾盡所有為愛純付出。而愛純也有她的「鋼鐵心」,那個害羞到無法開口叫賣高麗菜的文學少女,會對欺負寬植的老闆大聲叫罵,會在魚市場幫人清理魷魚、還大聲招呼生意,更會在女兒受到刁難時挺身而出。人們常說百鍊鋼化為繞指柔,但我反而認為是最柔軟的愛才能創造最堅毅的力量,「鋼鐵心」是用柔情鑄成的。

🌊 他們的答案:愛是什麼

  愛純與寬植的人生,有最動人的愛,也有最心碎的遺憾。他們的眼淚流成了大海,海浪又帶來新生重新拍打上岸。在生命的盡頭,我們見到純真的少年依然,他的眼裡有光,面前是少女笑逐顏開。什麼是愛?愛純與寬植用他們的一生給出了答案。二人的生命詩篇,彷彿在海浪聲中被朗誦出來,綿延不絕⋯⋯

(本文同步刊登於桃園電子報副刊
(圖片來源:Netflix)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家離水邊那麼近——恐怖的時代經典《黑水奇譚》

  各位喜歡恐怖故事嗎?我非常喜歡。麥可・麥克道爾(Michael McDowell)的《黑水奇譚》(The Blackwater series)終於有了中文授權,出版社採取先發售電子版的策略,我已迫不及待閱讀完畢,更引頸期盼之後的實體書會有怎樣的裝幀設計。 📚 《黑水奇譚》的出版背景   《黑水奇譚》於1983年在美國出版。當時通俗的恐怖小說是熱銷文類,促使出版社大量推行、刊印,耳熟能詳的《魔女嘉莉》(史蒂芬・金,1974年)即是引領風騷的作品之一。最近提姆・波頓的《陰間大法師2》(2024年)原班人馬回歸,1988年上映的第一集,原創劇本正是麥可・麥克道爾所撰寫。 🌊 洪水與神祕女子的降臨   水,是文學作品常用的象徵,凸顯了生與死的一體兩面。「黑水」,是《黑水奇譚》這系列小說的核心,一場洪水淹沒了阿拉巴馬州的帕迪德小鎮。災難帶來了物理性的破壞,也帶來了神祕女子艾莉娜・達默特。   木材工業是帕迪德小鎮的命脈,洪水將至,居民緊急撤離,卻只能眼睜睜見大部分的木材被沖走,或是遭到洪水與黏泥的浸潤,逐漸扭曲、腐爛。也能想見用受損的庫存木板所重新打造的城鎮,將透著揮之不去的河泥惡臭,以及牆板紋理扭曲的心理印象,就像從上方觀看水流底下的臉孔,線條扁平、粗略而歪斜,變形的面容與原本所見相去甚遠。   洪水漸漸退去,小鎮重要家族的年輕繼承人奧斯卡・凱斯基與僕役布瑞・舒格懷特滑著小船檢視災情,在鎮中心的奧西歐拉旅館的二樓發現了艾莉娜。艾莉娜高瘦白皙、樣貌美麗,而衣裝整潔。   說來奇怪,艾莉娜說她在那裡待了四天,布瑞回頭拿行李,他克服恐懼進入旅館,卻發現艾莉娜房間壁紙浸水線的痕跡,足足比床頭還高兩呎;此外,艾莉娜交代取回的行李,獨獨裝著所有能證明身分與資格的證件(文憑、教師證與出生證明)的那個包包不見了。 🌀 黑水河的詩意與不祥象徵   「遠處,帕迪德河蜿蜒流淌,渾濁漆黑,汩汩作響,載著死物和掙扎著的活物,無情地流向匯流處中心的漩渦。」黑暗又饒富詩意的文句,描述惡名昭彰的紅色帕迪德河與黑水河的匯流處。兩股河水綰合交纏,以強勁的滔滔波瀾貪婪地舔拭河岸,暗示張牙舞爪的心性,以及隨時能擴張領地的欲望。艾莉娜與水似乎有深層連結,儘管水域如此危險,艾莉娜卻完全不受影響,她能滑著船輕鬆通過最危險的匯流處,也經常在河裡游泳。 💧 水的雙重性與死亡的召喚   「...

一個少年如何失落?——《混沌少年時》

     📍 多重視角勾勒故事全貌      觀點往往決定一個故事的深度。《混沌少年時》的成功之處就在於其敘事切入的精心安排,整部劇只有短短四集,從警察辦案、同儕相處、心理師晤談、到家人的日常,一集一個視角,我們藉此拼湊出故事的面貌。 🧨 震撼開場:13歲少年的逮捕      劇集開端就拋出了一個強而有力的鉤子,一個普通的平日清晨,重裝警察荷槍實彈破門而入,全家人驚聲尖叫,或雙手舉起,或匍匐在地,而整部戲的主角傑米・米勒(Owen Cooper飾)還躺在床上,面對大陣仗的警力,傑米緩緩下床舉起雙手,警官緩緩宣告他被逮捕的原因——涉嫌謀殺同學凱蒂·倫納德。父親艾迪・米勒(Stephen Graham飾)頻頻大喊他只有13歲!一定是你們搞錯了!傑米也不停向父親叫喊:「我沒有!不是我!」緩緩走入警車。 🚪 少年與體制的衝突      我們和傑米一家人一起從驚嚇轉向懷疑:怎麼可能?是哪裡搞錯了吧?鏡頭持續訴說,跟著傑米一同穿過一扇又一扇的門,在警局不同空間流轉。繁複的流程、未成年的權益宣告、檢查身體狀態的護理師、熟練應答教學的律師等,在在都顯示了法律與公權力的力量,「人」彷彿變得很小。所幸,未成年依法可以有成年陪同者:父親(傑米的選擇)一同審訊,聰明的傑米也謹記律師的教誨,對案件的重要資訊一概消極回應或行使緘默權,正當我們以為警察因傑米的回應而束手無策時,筆電上的監視器畫面讓一切都改變了——傑米並非無辜,他望向父親堅定而清澈的眼神並不誠實。但為什麼?怎麼會?他才13歲?! 🌪️ 青春期的混沌與疼痛      真正的探問於此開展。《混沌少年時》英文片名Adolescence即為「青春期」,直白精準的註解。那是成長過程中最徬徨、最混亂、最尷尬、最耽溺、最要強的集合體,也是大腦的警報系統遠遠超過其認知整合能力的時期。少男少女努力建立起自我認同、社交互動,卻往往被一個眼神、一個訕笑、一則留言打擊個粉碎。這時大概又會有很多大人跳出來說,誰沒年輕過?我們不都是這樣過來的嗎?導演一鏡到底的鏡頭直接告訴你:他人的地獄,你真的不懂。 🏫 校園修羅場與成人的盲區      第二集的校園戲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