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獨特、作風古怪的偵探或警探劇集所在多有,但真正由女性獨挑大樑、擔綱主演者確實較少。以前我很迷澳洲影集《費雪小姐探案集》(Miss Fisher's Murder Mysteries),故事設定在1920年代的墨爾本,一位時尚偵探,聰明不羈,總是以極具個人風格的方式處理案件。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下,費雪小姐的作風可說是離經叛道。
那麼,當一部犯罪影集的主角是一位打掃警局的單親媽媽,而且靠「亂入」辦案而成為顧問,會是什麼樣子?劇情設定不只引人注目,也挑戰了探案類型劇的既定模式。《潛能探案組》(High Potential)即是這樣一部作品,改編自法國高收視影集《HPI》(Haut Potentiel Intellectuel),由凱特琳・奧爾森(Kaitlin Olson)主演,她飾演的摩根顛覆了觀眾對「天才型偵探」的刻板印象。
摩根的家庭
艾娃(Amirah J飾演)正值青少年的年紀,襁褓時父親便失蹤了,對美術有相當的天份,但正處於探索時期,有很多迷惘;艾略特(Matthew Lamb飾演),父親是盧多,聰明而興趣廣泛;小嬰兒似乎也有很高的智商,很容易溝通(?
摩根有三個孩子,她本是警局清潔工,卻因一次偶然打翻證物箱而揭開破案關鍵,當她兀自將線索寫在警探們的工作資料板上後,就推動了劇情的發展,也創造自身生活的不同可能,她從此被邀請擔任警方顧問,以期為案件帶來新的視角。她的角色並不是傳統偵探劇中的孤傲天才形象。她情緒外放、服裝亮麗,行事風格即興卻直覺準確。影集沒有將她的高智商設定(IQ 160)作為距離感的來源,反而透過豐富的人際互動與親子情節,讓她成為一個有血有肉、有瑕疵卻更令人信服的角色。
在角色搭配上,劇集也使用了熟悉但有效的「性格對比拍檔」設計。卡拉德克警探(Daniel Sunjata 飾演)是一位重視秩序與程序的嚴肅警探(甚至有近乎強迫症的潔癖),做事一板一眼,面對摩根的自由奔放與不按常理出牌,必然常常有摩擦。不過,摩根除了智力超凡,對事物非常有好奇心,因而知識相當廣泛,觀察力也很敏銳,常能在案情陷入膠著時,找到蛛絲馬跡,或連結相關資訊,為破案帶來曙光。兩人從不能忍受對方到逐漸建立互信,從實務觀念的懸殊落差到願意認可突破僵局的想法與作法,這條副線充滿熱情,也為案件推進增添趣味。
《潛能探案組》有一條長線劇情,摩根的第一任丈夫羅曼於十五年前神祕失蹤,而她接下顧問工作的條件之一,就是部門長官承諾會運用警局資源協助她追查真相。這一線索不僅提供了角色行動的動機,也構成故事內在連貫性,帶來更強的敘事張力。
與此同時,影集的每一集都是獨立案件,在幽默、緊湊、溫情與懸疑之間取得了良好平衡。這點與許多傳統犯罪劇相比顯得更加輕盈,也讓觀眾在追劇時更容易投入。摩根與家庭成員(包括她的前夫)之間的親密關係,也讓影集不再僅是警局或命案現場的故事,而真正觸及主角的日常與情感世界。
由於劇集節奏明快,許多線索常常是一閃而過,不過因為摩根角色設定有厚度,整體不會顯得過於誇張。第一季最後留下的懸念,也讓人非常期待後續,第二季已獲續訂並開始拍攝,最快今年秋天就會播映,期待摩根持續走出自己的探案之路。
(本文同步刊登於桃園電子報副刊)
(圖片來源:ABC)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