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時間拒絕埋葬的創傷:電影《驗屍官》

  小鎮近郊發生了一樁奇怪的案件。我們跟著探長的腳步,發現民宅裡所有的人都死於非命,現場凌亂不堪,只有一具女屍無法確認身份。說來奇怪,這具屍首被半埋在地下室,僵白皮膚乾乾淨淨,看不出有什麼外傷;此外,沒有任何東西被偷,房子外面也沒有受破壞的跡象,與其說是有人闖入,橫倒的被害人比較像是想從房子逃出去。一無所獲、毫無頭緒的警長,將這具「Jane Doe」(無名女屍)送至殯儀館,並要求驗屍官湯姆・特登要在天亮前找出死因。 🔗   目不暇給的宇宙訓詁學:《吉勒摩・戴托羅之珍奇櫃》 (有一集是改編自短篇小說的〈驗屍〉超好看) 特登家的外觀   鏡頭隨即轉向特登家。伴著略帶懸疑的背景音樂,鐵製的旋轉梯有點生鏽,我們的視野被領入狹廊,壁燈一一感應亮起。空間漸漸打開,先是手拉式柵狀門的電梯,再來是略顯凌亂的辦公室空間,而循著牆壁掛的家族相片,會發現這是一個L形的狹窄走廊,轉角處裝設有反射廣角鏡,再往前就是工作空間與焚化爐。當然,最重要的就是解剖室,包括中央的金屬檯面、其上的無影燈與輔助照明,周圍的冷凍櫃、解剖設備與藏書。   整個地下室舞台並不複雜,出入口除了復古電梯,就是地窖門的雙開鐵門而已。跟隨運鏡,分隔空間的門扉的開啟與虛掩,藏於牆壁的通風管線內部的震動與聲響,以及廣角鏡本身看不清楚遠處事物的限制,種種設計凸顯視線的可及與不可及之處,讓簡單的空間逐漸因為心理作用而延伸與變形。 🔗   延伸閱讀:活著的鬼屋? 雪莉・傑克森《鬼入侵》:一封來自鬼屋的邀請函   緩慢巡禮的腳步忽然在進入解剖室後加快,搭配收音機傳來快節奏的搖滾樂,我們看見湯姆・特登手法俐落、經驗豐富,兒子奧斯汀是他的醫療員副手,正在邊做邊學。除了專業知識的交換,我們也透過父子工作時的閒談,了解這間殯儀館是特登家的家族事業,湯姆與奧斯汀雖很親近,奧斯汀對於是否要繼承家業還沒有與父親明說,而湯姆喪妻之後在感受上或許也相對封閉,工作是他的生活重心。 特登父子,湯姆( Brian Cox飾演) 與奧斯汀( Emile Hirsch飾演)   壓迫感打從無名屍登場就環伺整個地下室空間。湯姆的亡妻所飼養的貓本來相當友善,還會送來獵來的老鼠當作禮物,一見她卻哈氣低吼。姑且不說無名屍眼珠混濁,應已死去多時,身軀外觀卻尚未腐爛,開始解剖後,有更多不尋常的發現。她的手腕、腳踝骨頭斷裂,肺部遭到...
最近的文章

直視你的懦弱——《你旁觀的罪》

  韓劇《你旁觀的罪》改編自日本小說家奧田英朗的作品《直美與加奈子》,講述主角趙恩秀(全昭霓飾)發現好友趙熙秀(李瑜美飾)長期遭到丈夫盧進標(張勝祖飾)家暴意圖自殺後,決心幫助好友脫離苦海,兩人謀劃殺死盧進標,重獲新生的故事。   劇集一共八集,演員的表演恰如其分,其中飾演女主角趙熙秀的李瑜美因《魷魚遊戲》為大眾所知,原本身形嬌小的她,更是為戲瘦到36公斤,不堪一擊的身體,演繹長期受到暴力與精神控制的受害者具說服力,加上特殊的妝造與隨時如驚弓之鳥的眼神,在在說服觀眾所謂的「殺機」不過是自保而已。 🔗  延伸閱讀:「眾生相」的描繪,只可惜力有未逮?——《魷魚遊戲》   此外,令我驚豔的是一人分飾兩角(家暴男盧進標/長相相似的替身張強)的張勝祖,劇集前段可以看到盧進標在外西裝筆挺、自信大方;在家裡充滿「儀式感」的暴力:好整以暇地摘下高級手錶、袖扣,音響的樂聲緩緩流洩而出,一場歡愉的盛宴即將開展,飛舞的表情、流暢的動作,手中的玩偶任意凌虐,在拳頭、牆壁、各式堅硬的物品中擺盪,然後是夫妻間的義務,最後趙熙秀傷痕累累、奄奄一息地癱軟在床上,盧進標心滿意足地去洗澡。每天一大早熙秀還必須替他榨新鮮的甜菜汁,微笑地在門口吻別丈夫,他下班回來會再帶著一束鮮花、首飾還有暴力——身心的絕對宰制,盧進標享受其中的表情看了讓人不寒而慄。   另一方面,因為長相相近被找進殺夫計劃的中國偷渡客張強,平時在老闆陳少伯(李茂生飾)底下做事時,總是不善言辭、認真工作,原以為假冒計劃盧進標入境中國之事一切順利;殊不知張強的真實面目為後續劇情迎來反轉。強烈的性格參差對照,張勝祖可說是一人分飾三角,讓人看得十分過癮。   劇集的核心聚焦在家暴的難以訴說與旁人的冷漠,女主角趙恩秀從小目睹母親被父親家暴,時常帶著弟弟躲到櫃子裡「捉迷藏」,然而恩秀始終沒有勇氣站出來「說出事實」,在職場上看到傷痕累累的客人亦然,促使後續的悲劇。因此這一場「殺夫計畫」不僅是拯救好友,也是解放多年來無法訴說的自己。   有人努力對抗暴力;也有人選擇和而暴力站在同一陣線,例如盧進標的母親高貞淑(金美淑飾)到處演講為受暴婦女發聲,對於自己的兒媳不間斷的大小傷口,只輕聲問一句「又跌倒了嗎」?而盧進標的妹妹盧進瑩(李浩貞飾)更是為了自己想進駐總統府的目標,利用警察的身份多次讓趙熙秀「噤聲」,是...

電影《蜜・密》(Tell It to the Bees):讓我們赤腳跳舞、採集甜蜜!

  電影《蜜・密》改編自 Fiona Shaw 的同名小說《Tell It to the Bees》。故事上演於戰後的一九五〇年代,保守的蘇格蘭小鎮,以珍・馬克漢醫生(Anna Paquin飾演)與莉迪亞・威克斯(Holliday Grainger飾演)兩位女性之間的情感、相互理解與扶持為核心。 更多發生在蘇格蘭的故事: 🔗  羅曼史的另一種聲音——《異鄉人:古戰場傳奇》 🔗  《時間的女兒》:放飛你的無聊,來一場思考的散步   莉蒂亞婚姻破裂,她的丈夫羅伯特曾因戰爭獲勳,結婚以前就有了兒子查理,但是戰爭結束之後,羅伯特另結新歡,兩人雖尚未正式結束婚姻,但已貌合神離。羅伯特與新對象正在物色新居,沒有給獨立扶養兒子的莉蒂亞任何經濟支援,而未婚懷孕、與羅伯特私奔,也讓莉蒂亞無法從娘家得到任何奧援。莉蒂亞諸事煩心,在工作上出了紕漏而被辭退,繳不出房租,母子即將流離失所。   珍・馬克漢在父親過世之後,回家鄉繼承了醫生的工作,但是由於年輕時的往事,她在家鄉是不受歡迎的人物。女同志的身分在小鎮裡總是引來不友善的眼光與惡意的批評,甚至斥之為「天生的罪人」。   🔗  延伸閱讀:10部不可錯過的女同志/百合漫畫與影視作品推薦 一九五〇年代的小鎮氛圍 美麗的電影海報   故事由查理的敘事角度訴說,查理善良又聰慧,有一顆敏銳的心。當母親正為了不幸的婚姻而暗自傷心落淚,他興沖沖地提議讀書給母親聽,而他們最常一起做的事情就是播放唱片,隨著音樂快意跳舞。明明是羅伯特的錯,但卻是莉蒂亞被指指點點,這些惡意不僅在大人的口中流轉,想必連蒙昧的孩子都因一知半解而在背後嘲笑,查理因此和其他孩童大打出手,也被狠狠打傷,但他不希望母親知道。   查理的表親性格爽朗,對他照顧有加,帶他前往馬克漢醫師處診治,也因此牽起了醫生與查理的友誼。醫生飼育蜜蜂,有好幾個蜂箱,性好自然的查理對蜜蜂很有興趣,因此會來拜訪醫生,醫生則給了他筆記本和書籍,這也成為了醫生與莉蒂亞結識的契機。 純真而充滿好奇心的查理   我很喜歡電影的呈現方式,《蜜・密》花了很多工夫捕捉查理的視角所看見的世界與人際關係。「向蜜蜂訴說」是流傳於歐洲的說法,而醫生跟查理說可以把自己的祕密告訴蜜蜂。原本敬重自然的傳統在故事裡變成了一條奇妙的通道,也使...

伊坂幸太郎《末日愚者》:一顆溫柔的心

  世界宣告終結,未來不再可期,我們要怎麼度過眼前的時光?   伊坂幸太郎的《末日愚者》由八個短篇組成。每篇都獨立成章,通過人物、場景與細節互相呼應,構成一部看似鬆散卻完整的小說。作者以不同角色的視角切入,透過內心獨白與遭遇的衝突形塑深刻的人物樣貌;而反覆出現的物件、地點與相關配角,則讓讀者逐步拼出故事背景與社區面貌。   科學家宣告小行星會在八年後撞擊地球,社會陷入了持續五年的劇烈動盪。或許是因為警察嚴厲而無情的執法,也可能是胡作非為的人多半已命喪黃泉,但追根究柢也許只是大部分的人放棄了希望,暴動與犯罪終於逐漸平息。至少,在故事舞台這個位於日本仙台的小社區裡,居民們似乎進入了一段相對平靜的日子,儘管恐懼與不安如同逐漸接近地球的小行星的引力,仍在每個人的心上作用著。   那將會是天降閃電、雷火的可怖場景,還是神話中的洪水再臨?原本追求的目標與平凡的價值觀趨近崩解,或被迫重新衡量。想到世界要毀滅,有時人會突然絕望到蹲下、必須抑制住想嘔吐的衝動;但日常生活又顯得極為尋常,進行採買、訪友、散步或鍛鍊,乃至於在河堤邊踢一場足球比賽。   先說說與書名相同的〈末日愚者〉,作為第一個故事,很快地定下了小說基調。敘事者是一位懊悔的父親,過去,他把不符合成功標準的兒子視為笨蛋,最終失去了兒子。面對世界末日,終於必須確實檢視一直以來存活的方式,畢竟那些為尊嚴或面子而汲汲營營的心態,都顯得毫無用處。不知道世界到底會怎麼毀滅,但人心中那些細微的轉折,反而使一切變得真實而沉重,他必須思索如何在剩下的時間裡與家人和解。   〈太陽貼紙〉、〈困獸啤酒〉、〈冬眠少女〉⋯⋯,小說的每一個短篇都是四個字的工整翻譯,好奇原本的篇名如何,分別是〈終末のフール〉、〈太陽のシール〉、〈籠城のビール〉、〈冬眠のガール〉、〈鋼鉄のウール〉、〈天体のヨール〉、〈演劇のオール〉、〈深海のポール〉,八個篇名都採漢字加上片假名的格式。漢字先展示主題或場景,片假名則指向對象或物件。整體帶來了視覺上的工整,音韻則有節律,甚而因此帶點活潑感。片假名通常用於標註外來語,但也能用來強調某些單字,深入探索故事,將會發現那些對象或物件都是故事昇華的關鍵。   雖遇末世危機,但敘事重心不在渲染末日災異,也幾乎沒有災難場面。書寫的意圖因而相當明確,是把末日作為手段,設定一個大哉問:人終有一死,那麼,該如何活下去?   世界末日當前,要把...

看見顛倒的世界:讀匡靈秀《地獄修業旅行》

  選擇以魔法為背景的小說不少,匡靈秀的《巴別塔學院》,以及她的新作《地獄修業旅行》都屬於魔法世界。魔法的核心是語言,語言的意義依附於它被使用的社會情境,因此,除了欣賞魔法帶來的冒險與奇觀,從語言如何被運用並塑造現實的角度來看匡靈秀的小說,也會帶來許多樂趣。 🔗  延伸閱讀:《巴別塔學院》——理解不管再怎麼徒勞,都是種絕對必要的努力   《巴別塔學院》的「銀工魔法」以翻譯過程所失落的意涵作為能量來源,帝國壟斷了銀條,手握翻譯與知識生產的權力,也就主宰世界的意義生成方式;而《地獄修業旅行》的「分析魔法」主要由悖論驅動,設置在大學的分析魔法學系是體制的縮影,上位者主導系統的遊戲規則,盡享研究的果實。   可以這麼說,魔法是一門專業,也是知識與權力的結合,規則可以重寫,只要編織足夠精密的理論就能重塑現實。「以語言重構世界」的信念是魔法的本質,權力也在其中發揮慣性,無論是在帝國、學院,或任何制度裡,那些掌握規則的人,就能定義真理、複製現況,並支配一切。   《地獄修業旅行》故事主角愛麗絲是一位研究生,像許多在學術體制裡打滾的年輕學者一樣,她受到導師的威權與讚美的雙重束縛。導師格萊姆斯是學界的巨人,地位近乎神祇,也代表了學術界道貌岸然、腐敗與掠奪的那一面:剝削研究成果、操控學生,以及以學術理想包裝的權勢。年輕學者一方面對知識尚懷有熱情,追求真理,勉力擠身學術窄門;另一方面也漸漸要招架頭銜、名望與自戀的侵蝕。 🔗  延伸閱讀:理解的起點:推薦給青少年的十本小說   這正是愛麗絲在故事中所面臨的困境:她追求認可與成就,又逐漸明白,體系基礎建立在欺瞞與因循。學術的理想與現實的矛盾,在地獄具現為貧瘠的沙漠,亦即失去生機的世界。愛麗絲「下地獄」是為了補救錯誤,但究竟該怎麼做才是救援成功?   愛麗絲身上的魔法陣,讓她「無法遺忘」。阿根廷作家波赫士有一個短篇〈博聞強記的富內斯〉,故事記述了從未馴服的馬匹上所摔落的少年。少年自此癱瘓,卻同時擁有了絕佳的記憶力,他能毫不含糊地再現一整天的情況,但每次都需要耗掉一整天。也就是說,當他播放倒轉的過去同時開展未來,然而未來亦是倒回的過去。 〈博聞強記的富內斯〉收錄於《虛構集》 臺灣商務出版的《波赫士全集》(四冊)有收 (圖片來自三民網路書店)   導師格萊姆斯在她...

採集有妳的時間,組成了我的生命——《妳和其餘的一切》

《妳和其餘的一切》劇集海報。圖片來源:Netflix。   《妳和其餘的一切》劇名已然定調,首先是「妳」,然後都是「其餘」。   韓文原劇名《은중과 상연(誾重和商燕)》更為直白,說的是兩位女孩的故事。柳誾重(金高銀飾)和千商燕(朴智賢飾)小學相遇,命運的手推動二人成為最好的朋友,也殘酷地帶來了重重的考驗和折磨,二人幾經分離又重逢,最後分道揚鑣。影集的開場,我們從誾重的視角出發,絕交多年的商燕突然出現,懇請誾重陪伴癌末的自己好好走完最後一程。 病重的商燕(朴智賢飾)。圖片來源:Netflix。   時間回到一開始,三十年前的小鎮上,兩人注定要相遇。誾重是個貼心的孩子,常常到處陪著媽媽工作,鎮上新建好的房子,媽媽先去幫住戶打掃,誾重跟著在屋裡轉轉繞繞,大面積的採光、通透的空間,甚至一戶裡居然有兩間廁所,都讓小小年紀的誾重感到不可思議;對比自己和母親弟弟一起擠一間半地下室的小房間,晚上還要戰戰兢兢地去屋外上廁所,誾重忍不住拿出紙條寫下「真羨慕你」,貼在房間裡衣櫃,種下二人畢生糾纏的情分。 誾重留在商燕家的紙條。圖片來源:Netflix。   後來我們才知道,衣櫃的主人是商燕的哥哥千商鶴(金載原飾),也是影響二人性格發展至關重要的人物。誾重父親早逝,母親一肩扛起養兒育女的家計,母女感情緊密,誾重平時少言,卻有一雙善於觀察的敏銳眼睛。透過誾重的眼睛,我們看到商燕的初登場:家境良好、外貌美麗、功課又好,宛如公主一般的轉學生,一開始就收服了全班同學的心,當選班長。也因為班長的職責,商燕代替老師拿棍子打了說話的誾重。這一棍,彷彿是二人友情的預言——帶著委屈和疼痛。 一起表演的小商燕(朴緒耿飾)和小誾重(都嬴㥠飾)。圖片來源:Netflix。   尹炫淑(徐正妍飾)是誾重隔壁班的老師,也是商燕的母親,尹老師溫柔地安慰父親過世,表面堅強的誾重;也嚴厲地懲罰「代師職」棍打同學的商燕。面對愛徒和女兒,尹炫淑努力扮演她的角色,卻不知女兒心中的天秤已悄悄傾斜。同時,哥哥千商鶴擔任誾重和商燕的家教老師,帥氣又聰慧的商鶴,讓誾重心裡萬千崇拜,但商燕何嘗不想得到哥哥的疼愛呢?誾重和商燕的角力,除了家境、課業、朋友,更在尹炫淑和千商鶴之間。 千商鶴(金載原飾)擔任二人的家教。圖片來源:Netflix。   商鶴非常喜歡攝影,一次等待商燕的午後,商鶴在長椅上和誾重分享: 「這是快門速度設60時拍的,意...

宮部美幸《無名毒》:備好生活的銀針,找出惡的名字!

  宮部美幸作品產量豐碩,身為讀者非常幸福。推理、奇幻或怪談,以不同的主題穿越時空、探索大千世界,各種類型的作品全都有強勁的故事魅力。這次想介紹的是推理小說「杉村三郎」系列之中的《無名毒》。   切入正題以前,不妨從被視為宮部美幸「最接近創作原點」的怪談百物語系列來理解宮部美幸的寫作風格。或許可以這麼說,紀錄耳聞的怪談,或是勘查那些惘惘而不滿足的人心所形象化的在暗處逗留的魍魎,在撰寫現代故事的時候,化成更加敏銳的覺察。 🔗  延伸閱讀:時代底下的女性速寫:宮部美幸《本所深川不可思議草紙》   怪談或鄉野奇譚務求搜羅軼事,或乍看之下不可得見、神祕莫測的存在,然而怨念或恐懼,或流言造成的誤解,那些陰影與回聲,不管在古代還是現今社會,同樣無法輕易被洞悉。宮部美幸剖析想望與惡意對群體的影響,卻因為那種人情與古風,而在形塑沉浸感時,多了一分節制與溫柔。常常我讀完了宮部美幸的推理小說,雖也難免因悲劇而唏噓,但總會隱隱然的從內心升起一點光。   這樣的代表作有許多,杉村三郎系列值得玩味。杉村先生不是職業偵探,但沒錯,故事要能轉動,他常捲入事件的網羅。他是知名的今多大財團的女婿,也是今多集團社內報的編輯,不過這個駙馬當得可不輕鬆。他的妻子菜穗子是財團會長的私生女,備受寵愛、經濟不虞匱乏,卻也被要求不得插手集團事務。交往之時,杉村並不知菜穗子的出身,而今多會長對應允婚事的條件其中之一是杉村必須辭去原本的工作,到直屬會長的集團出版事業部門來任職。這樣的「門不當、戶不對」,使得杉村被雙親斷絕往來。   杉村於是就落在一個奇特的位置之上。一方面看起來像是攀附了特權階級,有機會一窺權力核心的運作;另一方面,比起其他更有生產力的單位,集團的出版事業比較像是把暫時無處可放的成員「流放」的地點,他一樣要處理瑣碎的人際,也同時擔負採訪工作,與各階層的社員有許多對話機會。杉村看似普通,內心活動卻很活躍,我們跟著他富於同理且細微的觀察,逐步勾勒那些事件的全貌。   《無名毒》是杉村三郎系列作的第二部,我非常喜歡,系列作之間多少有所連繫,不過就案件劇情而言,若先從這本讀起也無妨。毒,是本書結構的支點。表面上是一連串的氰酸鉀毒殺事件,然而這個「毒」是跨層次的隱喻。氰酸鉀是致命的犯案手法,但它也是不安與不滿的顯影。   《無名毒》大致從幾條線路開展。接連發生的隨機...

讀湊佳苗《人類標本》:標本已死,蝴蝶翅膀上的色彩仍隨光流轉

⚠️ 本文含劇情關鍵內容,請斟酌閱讀。   敘事者的視角影響事件解讀。在故事初始階段,讀者容易依賴第一人稱敘事,認為其提供的說法便是事實。當然,敘事者不盡可靠,尤其是閱讀推理或驚悚類型的小說,總早心有警覺。然而置於《人類標本》卷首的幾張獵奇插圖(高松和樹繪製),即便只是一個概念,都讓人深感不安。湊佳苗巧妙地利用了資訊的呈現手法,讓讀者走進榊史朗的「作品」。   生物學家「蝴蝶博士」榊史朗的兒時友人畫家一之瀨留美有「色彩魔術師」之譽,是能看得見「四原色」的視者。四原色視者理論上能看得見比一般三原色視覺色相更細緻豐富的外在世界,這樣的色彩感知基因的突變,通常只發生在女性身上。因為病重,留美舉辦了夏令營,邀集多名在繪畫藝術表現上各有特長的少年,並決定在營隊結束後選出她的接班人,然而少年全部遇害,變成了猶如被昆蟲針固定在標本箱的蝴蝶。   打從湊佳苗讓讀者跟著史朗的腳步一同進入展間,那種壓抑的不協調感就一直蔓延。各式不同的蝴蝶的品種與特色,以及如何展示作品的詳盡說明,相對於敘事者內在對於意圖的辯證、情感性的渲染,讀者很容易將注意力集中在史朗所呈現的細節與解釋上,將其視為理解事件真相的依據,這個寫法製造了讀者的確認偏誤,不自覺地想要尋找(並接受)與史朗的敘事一致的線索。   接下來,湊佳苗引入社群媒體的摘錄,這一部分不僅增強故事的現實感,還揭示了當代媒體對「真相」的塑造過程。「再現」事件是敘事權力的運作,潛藏真相是被「建構而成」的暗示,真相猶如魔術方塊,具有可變的多層次特質。摘錄社群媒體的留言凸顯群眾強烈的情感反應,而搭配心理學家與人類學家的理性評論,也強化了「真相是相對的」這一命題。   史朗的手記剖析兒時回憶、內在動機與犯案手法,史朗是千夫所指的對象。翻過章節,此時卻出現了史朗的兒子榊至的暑假學習計畫。故事的時間在這裡被橫生截斷,變成了非線性的結構,那股不協調感終於後知後覺地立體起來,讀著至的自由研究(他是如何鉅細靡遺地交代將那五個少年做成標本的心理歷程),到杏奈的告白(她是如何迫切的想代替母親實行這標本計畫的藝術追求),我們被迫重建認知,以便逼近那「真正的」真相——然而交疊的真相已互相滲透。   史朗的畫作與留美的兒時對話,啟動了那所謂的「藝術追求」(將人體變成標本的念想),那個念想,卻又是史朗的父親,已逝的名畫家被眾人譴責的根本原因。那麼這已成的罪行,能夠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