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將破碎的靈魂片片拾起——讀《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


    這是一個家族的故事,也是整個世代的故事。

    書名「鴻」,來自母親的名字「德鴻」,而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涵括:生下「鴻」的姥姥、母親「鴻」、和作者「我」——「鴻」的二女兒(作者張戎,原名「二鴻」)。「鴻」,是天上翱翔的大鳥,展現盛大,也借指書信。三代「鴻」用她們的一生編織一封長信,寫給我們這些讀者,和所有歷經那個時代的人。

    二十世紀中期局勢動盪,在中國,軍閥割據、對日抗戰、緊接著國共內戰,江山數度易主,市井小民的生活就是要學著努力在夾縫中求生存。「鴻」一家的故事於此開展:姥姥長得美,一雙小腳裹得嚴實,在父親的刻意安排下,嫁給了軍閥薛之珩當姨太太。當時的規矩,姨太太的孩子是大房的孩子,姨太太是財產,老爺死了只能任憑大太太發落,或賣或娼;然姥姥不輕易向命運低頭,帶著孩子東躲西藏,熬到薛之珩臨終前「放她自由」,後找到人生伴侶醫生夏瑞堂,用一雙小腳走出了自己的路。

    母親「德鴻」經歷滿洲國次等公民的統治和國民政府的腐敗,中學時期祕密幫助共產黨傳遞消息,承繼了姥姥的韌性和軍閥生父的狠勁,十七歲被關進國民黨大牢,刻意被帶去看人受刑,而後被蒙眼抓去和死刑犯並排站著,槍聲、倒地聲,德鴻半步不退,連軍官也震懾。十七歲女學生的名聲傳揚出去,間接促成了她的婚姻,嫁給了共產黨官員張守愚,生下二女三男,展開波瀾壯闊的一生。

    故事的第一人稱——二女兒張戎,在「新中國」長成,享受過特權,也遭受過磨難,1978年成為第一位從四川到英國的留學生,後定居英國。1988年,母親遠赴重洋探視女兒,在遙遠的他方,母親第一次講述她的生平、姥姥的生平,在「政治正確」下被壓抑了數十年的話語,一口氣爆發出來。母親日講、夜講、在家裡講、在旅途講,張戎上班時,母親就對著錄音機講,數月之後,母親留下數不清的故事和長達六十個小時的錄音帶,推動這部作品的完成。

    整體的閱讀感受十分迷人,令人欲罷不能。我們既想知道人物的情節發展,又因為已知的歷史害怕故事的推進,讀來時時有驚心動魄之感。我們學習紀年的大事記,卻不知道大時代下的小人物是如何迎向時代的動盪,順著故事,我們彷彿成為主角的家人,和他們一同緊張、期待、害怕、痛苦、絕望、驕傲、破碎和愛。亞里斯多德所謂「詩比歷史更真實」在此成為一個新的註解,透過「鴻」,我們重新認識了中國近代史。

    書中從姥姥的三寸金蓮開始寫起,嫁給軍閥為妾、不被祝福的再婚、走馬燈式的換政府、又是一連串的革命、審查、反右運動、大饑荒、領袖崇拜、文革磨難、勞改、父親過世,一直到文革結束,張戎留學,沉澱了十多年後,母親傾瀉而出的話語成為創作的推力,張戎選擇用英語,在異鄉寫下故鄉。

    閱讀過程中,屢屢被時代的無情震撼,人命如同螻蟻,生離死別都是家常便飯。其中最打動我的,一是張戎的父親張守愚,無論處於何種磨難和考驗,始終忠於自己的本心,堅持「正確」的選擇,不染半點塵埃。再是張戎的母親夏德鴻,德鴻有自己的是非和理想,也有對伴侶的堅定和情義,然而要作清高之人的伴侶是困難的,在政局的打壓下堅持陪伴「不出賣靈魂的」丈夫更是難上加難,母親的韌性顯出一種人格的高貴。

    張守愚是一位正直的人,嚴以待己,也嚴以待自己的家人。妻子夏德鴻從未享受過丈夫的「偏私」,反而事事被以高標準檢視,甚至黨內重要的級別制,父親大筆一揮讓母親連降兩級。以小見大,張守愚的剛正不阿令人敬佩,卻也招來無盡的禍患。文革中,張守愚直言批評政策的問題,後被打為「走資派」,時不時被抓去批鬥、羞辱、暴打、剃頭,甚至被政敵抓去「貢獻」給武鬥的暴徒「開齋」,長期的折磨,不僅讓張守愚的身體每況愈下,更患了嚴重的精神病,病發時甚至暴打妻兒,每天要服二十倍份量的鎮靜劑才能入睡,後被派去喜馬拉雅山脈東面的米易縣「勞動改造」,五十出頭的父親,看上去像七十歲的老頭。

    一切的磨難並沒有摧毀張守愚的心志,他依然在想著如何「上諫」,如何經過「考驗」,認為「革命」必定要付出艱辛的代價,相信一切的苦難總有其目的和意義。

    其中,家人的愛也成為了張守愚追求理想的底氣,尤其是母親,夫妻之間的情深意重,每每令人動容。「我母親本來有很多理由埋怨我父親:他不邀請她母親參加婚禮;讓她艱苦步行了數百哩;在她處境困難時沒有給她多少同情;當她難產時,不送她到更好的醫院救治。他總是把黨和革命看得比她重要。然而,我母親了解他、敬重他、從來沒有停止過愛他。現在他身陷困境,她更覺得自己要跟他同生共死。不管受到多大壓力,她絕不跟他『畫清界線』。」

    直到母親病重的消息發來,上級不准父親前去探視,生命的重擊,泰山也不免為之動搖。「父親當著滿院的人痛哭失聲,他部裡的造反派都愣住了,在他們眼裡,他一向是個鐵人。」三頁紙長的電報:「聞君病重,輾轉不能成眠。待罪之身,不容榻前相伴。不知今生今世能否再見一面!我深知自己『不是個好丈夫』,萬望君勿撒手而去,容我朝暮謝過,以贖前讞。」「朝暮謝過,以贖前讞」字字錐心,令人不忍卒讀。為了理念奉獻的父親,該是如何的絕望與痛心,才以「前讞」定義他的一生。

    讀到這裡不免想到韓劇《Live:轄區現場》裡為警界奉獻一生的吳洋村警官,在劇集最後的證詞大喊:「『無論在什麼瞬間都要為國民的生命和安全負責,抱著警察的使命感,比起本人的安危,更應該保護市民,保護國民,那就是警察的本份和使命感。』但現在這一刻,我感到後悔。『別救被害人和同事了,快逃吧!要為你的家人著想,絕對不要強出頭,你的人生,無論是國家、組織還是同事,任何人都不會為你負責⋯⋯大家都逃到輕鬆的職位去吧。』我對自己沒能教後輩這些,除了後悔,還是後悔。是誰把我變成這樣的,到底是誰,把在現場奔波超過25年,靠著使命感,拚命撐過來的我,變得如此微不足道,既懦弱又悲慘?是誰⋯⋯是誰奪走了我的使命感!」

    「是誰奪走了我的使命感!」吳洋村警官的呼告痛徹心扉,振聾發聵;但吳洋村還是幸運的,他能夠大聲疾呼,控訴體制不公,宣洩他的委屈和苦痛。張守愚只能沉默,對於政策的磨難、家人連帶受苦,一切只能吞進肚子裡,自是錐心刺骨,寢食難安。唯一一次的情感宣洩,是面對妻子的生死交關,「朝暮謝過,以贖前讞」是一位丈夫對妻子的懺悔,更是一位理想主義者對信念的動搖。我們對理想的崇高有多敬佩,就多為理想的破滅而心碎。奧地利籍哲學家讓・埃默里(Jean Améry)說:「任何受過折磨的人,就永遠受折磨⋯⋯任何受過虐待的人都永遠無法自在地活在世界上。我們對人性的信心,在被打了第一記耳光後,就已出現裂痕,然後被受虐的經驗徹底殲滅,再也無法恢復。」張守愚無法發聲,也無力改變世界,只能任由外在的苦難風吹雨打,消磨他的肉體與精神,家人的愛,給了他溫暖與安慰,卻無力回天,父親最終邁向死亡。

    其後,生者的故事又將走向何方?張戎反覆想著父親的一生:「想他白費了的忠誠、粉碎了的夢。他不該死,然而他的死似乎又不可避免。他終生為之奮鬥的理想欺騙了他,這欺騙使他無法繼續生存。」父親的原則和困境,帶來痛苦,也帶來崇高。他是歷史長河裡的一個小小身影,卻在張戎的眼裡,無比雄偉。張守愚成為一種示範:我們永遠能在各種情境中做出自己的選擇,當然,必須承擔相應的代價。父親母親的身影、他們走的每一步路,都濃縮在張戎的眼睛裡,潛移默化,成就這一部抵抗遺忘與消亡的大作。至此,「鴻」長出翅膀,飛向遠方。

    「鴻」是一個家族的故事,也是整個時代的故事,既個人,又普世,教我們用一種更溫柔的目光,看向大時代裡的小人物。在見識過人性的醜陋與殘暴後,又讓我們看到了善良和真誠,以一種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強韌,將那些因傷痛散落的靈魂碎片,輕輕地拾起。

(本文同步刊登於桃園電子報副刊
(圖片來源:Rakuten kobo)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愛與溫柔才能鑄造真正的「鋼鐵心」——《苦盡柑來遇見你》

🌅 濟州島上的人生史詩   如果要挑選一部「人生韓劇」,過去的我會回答《我的大叔》;如今,同樣由金元錫導演的作品《苦盡柑來遇見你》 更勝一籌,展現更加溫潤、深厚的底蘊。此劇編劇林恦賰作家曾創作出《三流之路》、《山茶花開時》,可見其選材的角度不落俗套,小人物的生活面貌都是其筆下最動人、最精彩的刻畫。金元錫導演與林恦賰編劇的合作,自是把這種溫厚的眼光,投射至故事的方方面面,讓我們在欣賞戲劇的過程中,從苦澀味嚐到甘美、從不平中生出理解、從遺憾裡學會感謝,我們彷彿跟著劇中的主角一起,度過悲欣交集的一生。   《苦盡柑來遇見你》韓文原片名「폭싹 속았수다」,在濟州島方言的原意是「辛苦了」或「您辛苦了」的意思,而「苦盡柑來」除了化用濟州島的特產橘子,更多的是對戲中人物人生重量的概括與預示,所幸「遇見你」,一切的甘美也隨之而來。   劇集圍繞濟州島上,女主角吳愛純(IU/文素利飾)與男主角梁寬植(朴寶劍/朴海俊飾)彼此相伴相守的故事。吳愛純自幼失怙,孤苦無依的在吳家看著叔叔的臉色過日子,一家六口卻總是只買五條黃魚,在在顯現了愛純的「不存在」。小愛純時常自己翻山越嶺跑向母親全光禮(廉惠蘭飾),然母親自己也生活艱難,被冠上剋夫標籤只能再嫁無能的廉秉哲(吳正世飾),生了弟弟妹妹,靠著高危的海女(傳統女性潛水員)一職養活全家,希望愛純跟著叔叔一家至少能繼續上學,「家」的形象於愛純自是抽象、遙不可及的海上明月。 💑 一生一世的純情之戀   在島上,所有的故事都伴著大海發生,大海是豐饒的,但大海也是無情的,大海滋養著島上的漁民與海女,卻也摧折他們的生命。疲憊不堪的海女光禮就在生活的勞苦和肺病的磋磨下,僅僅29歲就撒手人寰。吳愛純成了真正的孤女,雖然世上還有血脈相連,但在重男輕女的吳家,愛純實是舉目無親。幸好,這個世界有梁寬植,這個從小就流著鼻涕跟在愛純身邊的男孩,當小愛純許願要當女總統時,小寬植的願望是要當第一先生,所有的海女姨母都笑了,但寬植從來不是說笑,他無比認真的對待這個心願。   於此,整部戲的基調已定,儘管故事延展有許多細節和支線可以獨立探討,但全劇最動人凝鍊的情感鋪排有二:第一是貫串愛純一生的母女親情,從光禮、愛純、到愛純的女兒梁金明(IU飾)代代相傳;再來就是梁寬植與吳愛純刻骨銘心的愛情,牛郎與織女在海島上為彼此拚搏,相知相守的一生。   整部作品敘事節奏...

家離水邊那麼近——恐怖的時代經典《黑水奇譚》

  各位喜歡恐怖故事嗎?我非常喜歡。麥可・麥克道爾(Michael McDowell)的《黑水奇譚》(The Blackwater series)終於有了中文授權,出版社採取先發售電子版的策略,我已迫不及待閱讀完畢,更引頸期盼之後的實體書會有怎樣的裝幀設計。 📚 《黑水奇譚》的出版背景   《黑水奇譚》於1983年在美國出版。當時通俗的恐怖小說是熱銷文類,促使出版社大量推行、刊印,耳熟能詳的《魔女嘉莉》(史蒂芬・金,1974年)即是引領風騷的作品之一。最近提姆・波頓的《陰間大法師2》(2024年)原班人馬回歸,1988年上映的第一集,原創劇本正是麥可・麥克道爾所撰寫。 🌊 洪水與神祕女子的降臨   水,是文學作品常用的象徵,凸顯了生與死的一體兩面。「黑水」,是《黑水奇譚》這系列小說的核心,一場洪水淹沒了阿拉巴馬州的帕迪德小鎮。災難帶來了物理性的破壞,也帶來了神祕女子艾莉娜・達默特。   木材工業是帕迪德小鎮的命脈,洪水將至,居民緊急撤離,卻只能眼睜睜見大部分的木材被沖走,或是遭到洪水與黏泥的浸潤,逐漸扭曲、腐爛。也能想見用受損的庫存木板所重新打造的城鎮,將透著揮之不去的河泥惡臭,以及牆板紋理扭曲的心理印象,就像從上方觀看水流底下的臉孔,線條扁平、粗略而歪斜,變形的面容與原本所見相去甚遠。   洪水漸漸退去,小鎮重要家族的年輕繼承人奧斯卡・凱斯基與僕役布瑞・舒格懷特滑著小船檢視災情,在鎮中心的奧西歐拉旅館的二樓發現了艾莉娜。艾莉娜高瘦白皙、樣貌美麗,而衣裝整潔。   說來奇怪,艾莉娜說她在那裡待了四天,布瑞回頭拿行李,他克服恐懼進入旅館,卻發現艾莉娜房間壁紙浸水線的痕跡,足足比床頭還高兩呎;此外,艾莉娜交代取回的行李,獨獨裝著所有能證明身分與資格的證件(文憑、教師證與出生證明)的那個包包不見了。 🌀 黑水河的詩意與不祥象徵   「遠處,帕迪德河蜿蜒流淌,渾濁漆黑,汩汩作響,載著死物和掙扎著的活物,無情地流向匯流處中心的漩渦。」黑暗又饒富詩意的文句,描述惡名昭彰的紅色帕迪德河與黑水河的匯流處。兩股河水綰合交纏,以強勁的滔滔波瀾貪婪地舔拭河岸,暗示張牙舞爪的心性,以及隨時能擴張領地的欲望。艾莉娜與水似乎有深層連結,儘管水域如此危險,艾莉娜卻完全不受影響,她能滑著船輕鬆通過最危險的匯流處,也經常在河裡游泳。 💧 水的雙重性與死亡的召喚   「...

一個少年如何失落?——《混沌少年時》

     📍 多重視角勾勒故事全貌      觀點往往決定一個故事的深度。《混沌少年時》的成功之處就在於其敘事切入的精心安排,整部劇只有短短四集,從警察辦案、同儕相處、心理師晤談、到家人的日常,一集一個視角,我們藉此拼湊出故事的面貌。 🧨 震撼開場:13歲少年的逮捕      劇集開端就拋出了一個強而有力的鉤子,一個普通的平日清晨,重裝警察荷槍實彈破門而入,全家人驚聲尖叫,或雙手舉起,或匍匐在地,而整部戲的主角傑米・米勒(Owen Cooper飾)還躺在床上,面對大陣仗的警力,傑米緩緩下床舉起雙手,警官緩緩宣告他被逮捕的原因——涉嫌謀殺同學凱蒂·倫納德。父親艾迪・米勒(Stephen Graham飾)頻頻大喊他只有13歲!一定是你們搞錯了!傑米也不停向父親叫喊:「我沒有!不是我!」緩緩走入警車。 🚪 少年與體制的衝突      我們和傑米一家人一起從驚嚇轉向懷疑:怎麼可能?是哪裡搞錯了吧?鏡頭持續訴說,跟著傑米一同穿過一扇又一扇的門,在警局不同空間流轉。繁複的流程、未成年的權益宣告、檢查身體狀態的護理師、熟練應答教學的律師等,在在都顯示了法律與公權力的力量,「人」彷彿變得很小。所幸,未成年依法可以有成年陪同者:父親(傑米的選擇)一同審訊,聰明的傑米也謹記律師的教誨,對案件的重要資訊一概消極回應或行使緘默權,正當我們以為警察因傑米的回應而束手無策時,筆電上的監視器畫面讓一切都改變了——傑米並非無辜,他望向父親堅定而清澈的眼神並不誠實。但為什麼?怎麼會?他才13歲?! 🌪️ 青春期的混沌與疼痛      真正的探問於此開展。《混沌少年時》英文片名Adolescence即為「青春期」,直白精準的註解。那是成長過程中最徬徨、最混亂、最尷尬、最耽溺、最要強的集合體,也是大腦的警報系統遠遠超過其認知整合能力的時期。少男少女努力建立起自我認同、社交互動,卻往往被一個眼神、一個訕笑、一則留言打擊個粉碎。這時大概又會有很多大人跳出來說,誰沒年輕過?我們不都是這樣過來的嗎?導演一鏡到底的鏡頭直接告訴你:他人的地獄,你真的不懂。 🏫 校園修羅場與成人的盲區      第二集的校園戲對...